您所在的位置:首页 > 专栏 - 正文专栏

以欲速则不达为话题的议论文(《欲速则不达》文言文解释)

2024-06-14 15:26:46 【专栏】 5人已围观

摘要        可爱的老铁们,大家好,相信还有很多朋友对于以欲速则不达为话题的议论文和《欲速则不达》文言文解释的相关问题不太懂,没关系,今天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分享以欲速则不达为话题的议论文以及《欲速则不达》文言文解释的问题,文章篇幅可能偏长,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,下面一起来看看吧!本文目

以欲速则不达为话题的议论文(《欲速则不达》文言文解释)

可爱的老铁们,大家好,相信还有很多朋友对于以欲速则不达为话题的议论文和《欲速则不达》文言文解释的相关问题不太懂,没关系,今天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分享以欲速则不达为话题的议论文以及《欲速则不达》文言文解释的问题,文章篇幅可能偏长,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,下面一起来看看吧!

本文目录

  1. 欲速不达文言文
  2. 文言文 欲速则不达的翻译
  3. 欲速则不达文言文韩非子
  4. 《欲速则不达》文言文解释

一、欲速不达文言文

1.《欲速则不达》文言文解释

【原文】

子夏为莒父①宰,问政。子曰:“无欲速,无见小利。欲速则不达;见小利则大事不成。”

①莒父:鲁国邑名。《山东通志》认为在今山东高密县东南。阳文】子夏做了莒父邑的长官,问怎样治理政事。孔子说:“不要图快,不要贪小便宜。图快反而达不到目的,贪小便宜就办不成大事。”

子夏做了莒父邑的长官,问怎样治理政事。孔子说:“不要图快,不要贪小便宜。图快反而达不到目的,贪小便宜就办不成大事。

公元前658年,晋国人以宝马美玉献给虞公,要求借道讨伐虢国。宫之奇以唇亡齿寒的道理劝谏虞公不要答应晋国的借道要求,但虞公贪图宝马美玉而不听劝谏。结果,晋国人灭虢国后在返回的途中又顺手灭了虞国。这是贪小便宜而坏大事的典型。

公元1958年,中国人以火箭般的“大跃进”速度赶超英美,结果是经济大倒退。这是“欲速则不达”的典型。

国家大事如此,个人事务也是一样。所谓“风物长宜放眼量”也就是这样的意思。但面对现实,谁又没有“近视”而急功近利的时候呢?既然如此,就请把圣人的话铭诸座右,时常提醒自己吧。

欲速,则不达;见小利,则大事不成

子夏是孔子的学生。有一年,子夏被派到莒父(现在的山东省莒县境内)去做地方官。临走之前,他专门去拜望老师,向孔子请教说:"请问,怎样才能治理好一个地方呢?"

孔子十分热情地对子夏说:"治理地方,是一件十分复杂的事。可是,只要抓住了根本,也就很简单了。"

孔子向子夏交代了应注意的一些事后,又再三嘱咐说:"无欲速,无见小利。欲速,则不达;见小利,则大事不成。"

这段话的意思是:做事不要单纯追求速度,不要贪图小利。单纯追求速度,不讲效果,反而达不到目的;只顾眼前小利,不讲长远利益,那就什么大事也做不成。子夏表示一定要按照老师的教导去做,就告别孔子上任去了。

后来,"欲速则不达"作为谚语流传下来,被人们经常用来说明过于性急图快,反而适得其反,不能达到目的。

《欲速则不达》齐景公游少海,传骑从中来谒曰:“婴疾甚,且死,恐公后之.”景公遽起,传骑又至.景公曰:“趋驾烦且之乘,使驺子韩枢御之.”行数百步,以驺为不疾,夺辔代之,御可数步,以马为不进,尽释车而走.御为驾驶、驾驭的意思◎御 yù〈动〉(1)(会意.甲骨文字形.左为“行”的省写,中为绳索形,右是“人”形.意为人握辔行于道中,即驾驶车马.本义:驾驶车马)(2)同本义.也作“驭” [drive a carriage]御,使马也.——《说文》徒御不惊.——《诗·小雅·车攻》以御见,侍中.——《汉书·荀彘传》礼乐射御书数.——《周礼·大司徒》梁弘御戎.——《左传·僖公三十三年》夫以疲病之卒御狐疑众…甚未足畏.——《资治通鉴》(3)又如:御轮(赶车);御策(驾驭马匹的鞭子);御正(驾驶使不偏斜);御夫(驾驭车马的人)(4)后亦泛指驾驭一切运行或飞行之物 [ride on]御轻舟而上溯,浮长川而忘反.——三国魏·曹植《洛神赋》(5)又如:御天(控御天道);御气(制御血气);御物(驾驭万物)(6)统治;治理 [rule;administer]振长策而御宇内,吞二周而亡诸侯.——汉·贾谊《过秦论》(7)又如:御世(治理天下);御民(统治人民);御宇(统治天下)(8)控制;约束以为己用 [control].如:御节(主掌季节);御气(制御血气)(9)统率;率领 [mand]皇帝亲御六师,即离三蜀,霜戈万队,铁马千群.——《旧唐书》(10)又如:御兵(统率军队)(11)使用;应用 [use]不可以御蓬.——明·刘基《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》(12)又如:御器(使用器具)(13)载,装运 [charge]乘六马,御妇人以出正闺.——《说苑》(14)抵挡 [resist]无御之者.——唐·柳宗元《捕蛇者说》不知御.——明·刘基《卖柑者言》(15)又如:御寒(16)违逆 [run counter to]天下服而无御,四境静而无虞.——《新书》(17) [皇帝]驾临 [your arrival]帝御温德殿.——《三国演义》(18)又如:御便殿(皇帝驾临便殿)(19)指侍奉皇帝的妃嫔 [imperial concubine]倚嫔御歌.——宋·王谠《唐语林·雅量》词性变化◎御 yù〈名〉(1)驾驶车马的人 [driver]徒御不惊,大庖不盈.——《诗·小雅》腊月,陈王之汝阴,还至下城父,其御庄贾杀以降秦.——《史记》(2)车和马 [carriage and horse]沙市放船寒月白,渚宫留御古苔斑.——王安石《送王龙图》(3)仆役,侍从,陪伴主人提供服务的人 [attendant]宾御如浮云,从风各消散.——李白《南奔书怀》(4)宫中女官名 [court' woman]王御不参一族.——《国语》.韦昭注:“御,妇官也.”(5)对帝王所作所为及所用物的敬称 [imperial]出御便殿.——清·张廷玉《明史》(6)又如:御膳(皇帝的饮食);御笔(皇帝亲笔书写);御酒(专供皇帝、宫廷饮用的酒);御弟(皇上的弟弟);御状(向皇帝告状)(7)宫禁 [court].如:御街(京城里的大街);御试(殿试);御堤(禁苑中的堤);御殿(宫殿)◎御 yù〈动〉(1)息止;禁止;阻止 [stop]夫易广矣大矣,以言乎远则则不御.——《易·系辞上》亦以御冬.——《诗·邶风·谷风》于是又节用御欲.——《荀子·荣辱》(2)又如:御水(避水旱灾);御火(避火灾);御守(防守);御捍(防御,保卫);御寇(防御贼寇);御备(防备)(3)抵御 [defense]亦以御冬.——《诗·邶风·谷风》御寒暑之美服.——《公羊传·桓公八年》晋人御师必于肴.——《左传·僖公三十三年》(4)又如:御凶(抗拒凶邪之气);御战(为抵御敌人的侵犯而作战)。

是你自己没有说清楚啊,“文言文欲速则不达翻译”谁知道你说的是什么呀?帮你这个忙,以后注意。

原文:子夏为莒父宰,问政,子曰‘无欲速,无见小利;欲速则不达,见小利则大事不成’(《论语》子路篇)。译文:(有一年)子夏被派到莒父去做地方官。

(临走之前他专门去拜望老师),向孔子请教怎样才能治理好一个地方呢?孔子说:“做事不要单纯追求速度,不要贪图小利。单纯追求速度,不讲效果,反而达不到目的;只顾眼前小利,不讲长远利益,那就什么大事也做不成。”

子夏:孔子的学生。莒父:鲁国的一个城邑,在今山东省莒县境内。

宰:总管。谚语“欲速则不达”就是说单纯追求速度,不讲效果,反而达不到目的,不能成功。

人们经常用来说明过于性急图快,反而适得其反,不能达到目的。对于从政者来说尤其不能不顾客观条件地限制,盲目地强求速成的“政绩”。

作为从政者,应该明白什么是小利什么是大事,能够把官员个人的荣辱当成小利,把老百姓的事当成大事的就是好官,相反,就是坏官。

二、文言文 欲速则不达的翻译

1、《续古文观止》卷一《小港渡者》

2、庚寅科,予自小港欲入蛟川城,命小奚以木简束书从。时西日沉出,晚烟萦树,望城二里许。因问渡者:“尚可得南门开否?”渡者熟视小奚,应曰:“徐行之,尚开也;速进,则阖。”予愠为戏。趋行及半,小奚扑,束断书崩,啼未即起。理书就束,而前门已牡下矣。

3、予爽然思渡者言近道。天下之以躁急自败,穷暮无所归宿者,其犹是也夫,其犹是也夫!

4、译文:顺治七年冬天,我从小港想要进入镇海县城,吩咐小书童用木板夹好捆扎了一大叠书跟随着。

5、这个时候,偏西的太阳已经落山,傍晚的烟雾缠绕在树头上,望望县城还有约摸两里路。趁便问那摆渡的人:“还来得及赶上南门开着吗?”那摆渡的人仔细打量了小书童,回答说:“慢慢地走,城门还会开着,急忙赶路城门就要关上了。”我听了有些动气,认为他在戏弄人。

6、快步前进刚到半路上,小书童摔了一跤,捆扎的绳子断了,书也散乱了,小书童哭着,没有马上站起来。等到把书理齐捆好,前方的城门已经下了锁了。

7、我醒悟似地想到那摆渡的人说的话接近哲理。天底下那些因为急躁鲁莽给自己招来失败、弄得昏天黑地到不了目的地的人,大概就像这样的吧,大概就像这样的吧!

三、欲速则不达文言文韩非子

1、单纯追求速度,不讲效果,反而达不到目的

2、出自:欲速则不达《韩非子·外储说左上》

3、齐景公游少海,传骑从中来谒曰:“婴疾甚且死,恐公后之。”景公遽起,传骑又至。景公曰:“趋驾烦且之乘,使驺子韩枢驭之。”行数百步,以驺为不疾,夺辔代之御。可数百步以马为不进,尽释车而走。

4、注释:传骑—骑马传递公文的人。谒—进见。婴——齐国大夫晏婴。

5、疾甚—病重。遽—急忙。趋—急速。烦且—良马的名。乘—马拉的车。驺子—古代管车马的官。辔—缰绳。御—驾车。尽—终于。释—放弃。

6、齐国国王景公在少海游玩,骑马传信的侍从从城中来报告说:“晏婴病重,快要死了,恐怕景公要在他死后才见得到了。”景公急忙起身。又有骑马传信的侍从赶到。景公说:“快驾烦且(拉的)那辆马车,让主管韩枢驾车。”跑了几百步,认为马主管赶得不快,夺过缰绳代替他(赶车),赶了大约几百步,认为马没有跑得更快,干脆下车去跑。

四、《欲速则不达》文言文解释

1、子夏为莒父①宰,问政。子曰:“无欲速,无见小利。欲速则不达;见小利则大事不成。”

2、①莒父:鲁国邑名。《山东通志》认为在今山东高密县东南。阳文】子夏做了莒父邑的长官,问怎样治理政事。孔子说:“不要图快,不要贪小便宜。图快反而达不到目的,贪小便宜就办不成大事。”

3、子夏做了莒父邑的长官,问怎样治理政事。孔子说:“不要图快,不要贪小便宜。图快反而达不到目的,贪小便宜就办不成大事。

4、公元前658年,晋国人以宝马美玉献给虞公,要求借道讨伐虢国。宫之奇以唇亡齿寒的道理劝谏虞公不要答应晋国的借道要求,但虞公贪图宝马美玉而不听劝谏。结果,晋国人灭虢国后在返回的途中又顺手灭了虞国。这是贪小便宜而坏大事的典型。

5、公元1958年,中国人以火箭般的“大跃进”速度赶超英美,结果是经济大倒退。这是“欲速则不达”的典型。

6、国家大事如此,个人事务也是一样。所谓“风物长宜放眼量”也就是这样的意思。但面对现实,谁又没有“近视”而急功近利的时候呢?既然如此,就请把圣人的话铭诸座右,时常提醒自己吧。

关于以欲速则不达为话题的议论文到此分享完毕,希望能帮助到您。

Tags: 大事 小利

桂ICP备2023009811号